当拿到“食管黏膜下肿瘤”的诊断报告时,很多人会被“肿瘤”二字吓倒,更会对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感到恐惧。但如今,一种名为STER的内镜技术正改写着这类疾病的治疗格局——医生无需开胸破腹,只需通过口腔这一天然通道,在食管壁内“建造隧道”,就能精准切除病变。这项被誉为“内镜外科领域里程碑”的技术,究竟是如何实现的?
案例介绍:
青年男性患者,门诊胃镜检查时发现食管下段距门齿约36厘米的位置有个黏膜下隆起,大小约2.0×4.0厘米,就像食管壁里长了个“小土豆”。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平滑肌瘤。我院行胸腹部增强CT检查考虑为肿瘤性病变(平滑肌瘤可能)。经临沧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及胸外科、放射科MTD团队会诊讨论后,分析患者的瘤体位置特殊,长在食管下段接近贲门部位,因肿瘤体积较大且起源于固有肌层,操作空间狭小,若内镜下直接挖除和外科手术,需要破坏肿物部位的黏膜层、黏膜下层甚至肌层,创面损失大,导致术后愈合慢、瘢痕狭窄、食管穿孔等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,经过严密的分析,王强副主任医师决定行超级微创手术——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(STER),这样既能完整切除食管肿瘤,又能保证食管结构的完整性,减少术后并发症,减少患者痛苦、缩短住院时间,提高生活质量。
一、STER:在黏膜下开辟“安全通道”
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(STER)的诞生,源于医生对消化道解剖结构的深刻洞察。人体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、黏膜下层、肌层和外膜,其中黏膜下层是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,就像天然的“潜在间隙”。STER技术正是利用这一特点,在病变周围的黏膜层“开窗”,沿黏膜下层分离出一条2-3厘米长的隧道,直达肿瘤所在位置。
手术过程如同“隧道施工”:内镜从口腔进入食管后,先在距离肿瘤上方2厘米处切开黏膜层,向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形成“水垫”(类似隧道施工的初期支护),再用特殊器械沿黏膜下层分离出通道;到达肿瘤部位后,在隧道内完整剥离肿瘤组织,避免损伤外层的肌层和外膜;最后用钛夹封闭隧道入口,整个过程在胃镜监视下完成,体表看不到任何伤口。
这种“从内部解决问题”的思路,彻底改变了传统手术“从外到内”的创伤性路径。
二、哪些疾病适合STER?
STER的主要优势在于处理“藏在黏膜下”的病变,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:
食管黏膜下肿瘤:直径2-5厘米的平滑肌瘤、间质瘤、神经鞘瘤等,这类肿瘤生长在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间,传统内镜切除易导致穿孔,开胸手术又创伤过大。STER能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,保护食管壁的完整性。
贲门部肿瘤:贲门是食管与胃的连接部位,此处肿瘤位置特殊,传统手术易损伤周围括约肌功能,STER隧道技术可精准剥离病灶,减少术后反流风险。
部分食管动力障碍疾病:如贲门失弛缓症,通过隧道切开食管下括约肌,既能改善吞咽困难,又比传统内镜切开术更安全。
对于直径超过5厘米、侵犯深度达外膜或疑似恶性的肿瘤,仍需结合外科手术治疗,STER并非万能钥匙。
三、相比传统治疗,STER的四大突破。
1. 创伤极小化:无需开胸开腹,手术切口仅0.5厘米(黏膜层开窗),术后疼痛轻微,患者当天即可少量饮水,3-5天就能出院,恢复速度是传统手术的3-5倍。
2. 安全性升级:隧道结构形成天然“屏障”,即使术中出现微小穿孔,隧道也能暂时封闭,减少气胸、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。临床数据显示,STER的并发症发生率仅2%-3%,远低于传统内镜切除术的8%-10%。
3. 功能保全更优:完整保留食管的解剖结构和蠕动功能,术后吞咽、消化功能几乎不受影响。而传统开胸手术可能导致食管狭窄、反流等长期后遗症。
4. 精准度提升:高清内镜下可清晰识别血管、神经和组织层次,配合超声内镜术前定位,能实现毫米级精准操作,尤其适合位置特殊的肿瘤。
四、技术发展与患者福音
自2010年首例STER手术成功实施以来,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,目前手术量已占全球总量的70%以上,技术成熟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随着内镜器械的革新(如可旋转刀、止血夹等),如今STER已能处理直径达6厘米的复杂肿瘤,适用范围不断扩大。
对于患者而言,STER不仅意味着更少的痛苦和更快的恢复,更打破了“肿瘤必开胸”的固有认知。正如一位接受过STER手术的患者所说:“原以为要在胸口留一道长疤,没想到睡一觉就解决了,现在吃饭和以前一样香。”
这种“以最小创伤获取最大疗效”的理念,正是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体现。STER技术的普及,让更多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,能最大限度地回归正常生活——这或许就是医学进步最温暖的意义。
STER团队主要成员
王强(副主任医师)云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胰腺病学组组员
云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
临沧市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;
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十余年,发表学术论文数篇,曾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,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经验丰富,尤其在消化内镜诊疗方面有较深造诣。
主要技术专长:超声内镜诊疗(包括消化道黏膜下肿瘤、胆胰疾病、胰腺微小肿瘤、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/活检术(EUS-FNA/B)等);消化道早癌的精查及微创治疗;内镜下粘膜剥离术(ESD)、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(STER)、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术(EFTR))、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(POEM)、消化道止血术、异物取出术、内痔微创治疗;胃肠镜下各种息肉切除术等。
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团队。